深刻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鮮明主題
來源:承德護理職業學院 | 更新時間:2021-10-20 11:05:00 | 點擊數:
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確定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這在我們黨的歷史和國家法治建設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植根于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始終貫穿著“全面依法治國”這一鮮明主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理解其重大歷史性貢獻,必須牢牢把握這個鮮明主題,準確理解其蘊涵的深邃思想、精神要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深植根于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現了歷史性深刻轉變
我們黨歷來重視法治建設。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就制定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以及大量法律法令,創造了“馬錫五審判方式”。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制定了“五四憲法”和國家機構組織法、選舉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規,建立起社會主義法制框架體系,確立了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提出“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戰略思想,并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工作方針,有力推進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并于1999年將依法治國方略莊嚴地寫入了憲法總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法治建設實際,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將法治和法治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這一標志性、創新性、戰略性的重大時代課題,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創造性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開啟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新征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從頂層設計上制定全面依法治國的整體方案、路線圖和施工圖。這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專題研究、專門部署全面依法治國的中央全會,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寫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寫入“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明確提出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新任務,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對全面依法治國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習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成為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其放在“兩個大局”這個宏大時空和“兩大奇跡”這個偉大實踐中作出了深刻回答。
從“兩個大局”來看,全面依法治國是進入新時代,順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謀劃全面依法治國這個重大方略,同樣先要胸懷這兩個大局。從國內看,我國正處于由大國轉向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法者,治之端也。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一個現代化強國,必然是一個法治強國。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從國際上看,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制度、規則之爭,誰能在制度和規則的制定中占據有利位置,誰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法治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外部發展環境越復雜,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充分發揮法律這個“國之重器”的作用。中國走向世界,以負責任大國參與國際事務,必須善于運用法治。在對外斗爭中,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領法治制高點,敢于向破壞者、攪局者說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無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依法治國既是重要內容,又是重要保障。
從“兩大奇跡”來看,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創造“兩大奇跡”的重要實踐經驗和制度密碼。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之所以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同我們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這是因為,法治作為最重要的規則之治,它所追求的一個基本價值就是建構一種良好的法治秩序。有了這種法治秩序,才能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果說“兩大奇跡”的創造,歸根結底源于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那么法治作為制度之治的最高形態,則是“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即便是遇到突發事件依然需要保持法治底線,做到臨危不亂。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夯實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謀篇布局,體現了我們黨對法治建設規律認識的重大突破
究竟要實行什么樣的全面依法治國?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核心是“全面”,習近平法治思想從多個維度科學揭示了其深刻的含義。
從戰略謀劃的高度來看,全面依法治國之“全面”,就是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去統籌謀劃。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十四個堅持”之中,實現了從領域方略到全局性基本方略的重大提升。這標志著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大戰略地位和作用,意味著全面依法治國已上升為黨的最高意志,成為全黨全國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全面依法治國,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既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的各個治理領域,也包括有關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國家治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無論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都必須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
從協調推進的力度來看,全面依法治國之“全面”,意味著在工作部署層面要將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從法律體系轉到全面的法治體系建設來加以有力推進。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無疑是法治建設的一項重大成果。然而,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在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即法律的“有沒有”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是要進一步解決法律的“好不好”問題,同時還要進一步解決法律的有效實施即“善治”問題,從而切實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無疑是一項更加艱巨的任務。
從發展層次的深度來看,全面依法治國之“全面”,還意味著要在更深層面上推動我國法治建設邁向良法善治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這些重要論斷,科學指明了社會主義法治的發展方向,意味著全面依法治國必將是一場更加深刻的法治革命。首先,法治乃“規則之治”,要求運用既定的客觀規則和制度來規范社會和治理國家。其次,法治的實質是依“良法”而治,實現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相統一。同時,良好的法律還必須通過有效的法律機制付諸實施,轉化為一種實然的法治秩序和治理效能即“善治”狀態,實現良法和善治的有機結合。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使社會主義法治達到良法善治的理想狀態。
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回答了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邏輯嚴密、科學完整的思想體系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形成了以“十一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科學體系。這個體系的所有部分,都緊緊圍繞并彰顯了“全面依法治國”這個鮮明主題,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邏輯結構上,這“十一個堅持”可以歸納為根本政治方向、重大工作部署和高素質隊伍建設三個層次。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政治方向。方向涉及根本、關系全局、決定長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首先必須走對路,解決好“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個“管總”的政治方向問題。“十一個堅持”中前四個“堅持”就是從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政治方向,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其中,“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是我們堅定正確方向的根本政治保證。全面依法治國絕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的根本政治立場。只有站穩人民立場,才能把準正確方向、走穩正確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正確道路和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最適合中國國情、唯一正確的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首要政治任務。我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確認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法的依據。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工作部署。“十一個堅持”中第五個“堅持”,即“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從國家治理戰略全局的層面作出的戰略部署,要求將法治建設貫穿于國家治理現代化全過程各方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從“傳統治理”向“法治化治理”轉型的過程。第六至九個“堅持”則是對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作出的系統部署。其中,“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來推進。“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科學立法是前提條件,嚴格執法是關鍵環節,公正司法是重要任務,全民守法是基礎工程。“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則是從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角度對全面依法治國提出的重要要求,必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
全面依法治國的高素質隊伍建設。“十一個堅持”中最后兩個“堅持”即“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和“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必須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把專門隊伍建設好。”各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在厲行法治上當模范、做表率,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不斷增強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要把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內容,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領導干部的自覺行為和必備素質。
“十一個堅持”緊緊圍繞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個主題,從根本政治方向、重大工作部署和高素質隊伍建設三個方面層層展開,在結構上有序排列、環環相扣、相互貫通,共同構成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規劃圖、路線圖和施工圖,既是重大工作部署,也是重大戰略思想。
?。ㄗ髡撸褐醒朦h?!磭倚姓W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教授)
微博動態更多>>
iframe新聞排行